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_制服丝袜国产精品主_亚洲香蕉国产福利在线播放_日韩1区2区3区蜜桃在线观看

您當前的位置 :三板富> 營銷 > 正文
世界看熱訊:背靠吉利沃爾沃,“車二代”極星上市難破窘境
2022-06-24 05:54:25 來源:鋅財經(jīng) 編輯:news2020

近日,有媒體報道極星汽車(Polestar)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Gores Guggenheim的合并預計將于6月23日獲得后者股東的批準。合并獲批后,極星汽車預計將于6月24日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,股票代碼“PSNY”。

相比“蔚小理”、“哪威零”這些新勢力品牌,極星作為賽道中的一員,并不為市場和廣大消費者所熟知。


(資料圖片)

但事實上,說極星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并不為過。背靠吉利和沃爾沃兩大傳統(tǒng)廠商,出身正統(tǒng)的極星直接跳過了新能源汽車最難的“開局”時期。所謂萬事開頭難,即便在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下,極星依然沒能開一個好頭,而是收獲了一連串的“尷尬”。

比如高端的定位與較弱的品牌力之間的尷尬;超高的定價與較弱的產(chǎn)品力之間的尷尬;主導權不在中國卻不得不重視國內(nèi)市場的尷尬。一連串的尷尬其實是一連串的失誤,經(jīng)歷了將近5年的發(fā)展,好高騖遠的極星終究是被市場逐漸邊緣化了。

盡管今年以來極星動作不斷,著重提升發(fā)展速度。但與此同時,特斯拉、蔚來、理想等造車新勢力也在不斷地刷新著自身的高度。在新能源汽車這個競爭激烈的賽道,開了個不好的頭,日后想要彌補回來可不是那么容易。

尷尬的定位

2017年10月,定位于“獨樹一幟的全球高性能電動汽車品牌”的極星汽車成立。

成立不久,極星便迅速地推出了第一代新能源混動車型Polestar 1,并且于2019年4月推出了第二代純電動車型Polestar 2,宣稱對標特斯拉Model 3。

能夠在短短不到的兩年時間內(nèi)推出兩款新車,這對于當時任何一個新勢力品牌來說,都是很難想象的一件事。但極星做到了,原因無他, 背靠沃爾沃和吉利這兩棵大樹,讓極星擁有了極大多數(shù)新勢力品牌無法比擬的技術與資源優(yōu)勢。

為了加深“全球”的定位,以及讓極星汽車擁有更好的市場競爭力,沃爾沃還特地將極星汽車的公司總部建立在瑞典哥德堡、研發(fā)在瑞典和英國、生產(chǎn)制造在中國。

然而這樣看似合理的組織架構安排,卻造成了極星汽車的產(chǎn)品設計均由歐洲設計團隊操刀,國內(nèi)部門沒有任何話語權的現(xiàn)狀。

外來的和尚不會念經(jīng),極星搞不懂中國市場真正需要什么。

以極星第二代純電動車型Polestar 2的外觀來說,其既稱不上是轎車,也不能叫做SUV。所謂的“跨界車”或許對于歐洲市場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,但在中國市場絕對是小眾車型,無論是想買SUV還是轎車的消費者,基本上不怎么待見“奇怪”的外觀設計。

空間是很多消費者比較重視的地方,甚至很多車企還為中國市場推出了長軸特供版車型。但極星2車內(nèi)空間也深受吐槽,特別是后座空間顯得非常擁擠。這種“硬傷”,進一步地將國內(nèi)消費者“拒之門外”了。

有觀點認為,很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,吉利才另起爐灶成立了極氪汽車。顯而易見的是,作為后來者的極氪汽車,發(fā)展速度遠遠快于極星汽車。

另外,作為沃爾沃旗下的子品牌,極星也繼承了“過多”沃爾沃的血統(tǒng)。無論是雷神大燈,還是運動化的下包圍,都與沃爾沃的大多數(shù)車型太過雷同。 這樣的“失誤”直接導致在極星中國消費者心中,沒有與沃爾沃清晰的、差異化的形象標簽。

簡單來說,差異不大的情況下,消費者為何不直接買一輛各個方面都更加成熟的沃爾沃新能源車呢?在這個問題下,極星所謂的“高端”定位,不免顯得太蒼白了。

而且,在國內(nèi)新能源汽車市場,連BBA的品牌號召力都大打折扣,更何況沃爾沃的豪華感早已不勝當年。因此,極星的“豪華”也談不上什么背書了。

除定位不準確之外,另外一個事實是,極星在中國市場的品牌聲量極低,很多消費者甚至對其一無所知。根本原因在于,極星太缺乏“營銷”概念,導致錯失了最佳的品宣時機。

縱觀國內(nèi)新能源汽車發(fā)展,2017年無論從政策還是環(huán)境上,都可以說是快速發(fā)展的最佳時機。但剛剛誕生的極星并沒有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。也許是太過急于求成,又或者是因為研發(fā)資金相對拮據(jù),極星并沒有成功地通過首發(fā)產(chǎn)品的“營銷”,將這個全新的品牌印在人們的腦海里。

無論什么賽道,一個消費者沒見過、沒聽過的品牌,是沒有人愿意去了解和買單的。

不過關的產(chǎn)品

運營、設計、宣傳......這些環(huán)節(jié)對于一個品牌來說是有機會調(diào)整的,但落地、交付的產(chǎn)品沒有反悔余地。

可以看到極星旗下的車型,相對其他產(chǎn)品并沒有表現(xiàn)出明顯的優(yōu)勢。且無論是在動力、續(xù)航表現(xiàn)上,還是在技術成分上,以及最重要的質(zhì)量上,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。而在這些問題的交織中,其高昂的定價顯得更加刺眼。

如今的汽車市場是以年輕人為主要目標群體,汽車的動力和性能是年輕人在購車時一個重要的考量點。

據(jù)極星官網(wǎng)顯示,極星2目前在國內(nèi)市場提供3款車型分別是單電機標準續(xù)航、單電機長續(xù)航、雙電機長續(xù)航。動力方面,三款車型最大功率分別為165kW、170kW與300kW,最大扭矩分別為330N·m和660N·m,百公里加速成績分別為7.4秒和4.7秒。

反觀其一直對標的特斯拉Model 3,無論是零百加速還是最大功率、最大扭矩,都要比極星2高出不少。

續(xù)航問題一直是新能源汽車用戶的最大痛點,也是消費者選車的重要因素。

在續(xù)航方面,極星2依然不占優(yōu)勢,三款車型均搭載三元鋰電池,NEDC工況下續(xù)航里程分別為485km、565km和512km。 這樣的續(xù)航表現(xiàn),別說對標特斯拉Model 3了,相比國內(nèi)的一些造車新勢力,都顯得有些吃力。

而產(chǎn)品技術問題上,極星唯一有特殊性的是其在沃爾沃的SPA上進化出來的SPA2,也就是基于中央處理運算平臺的電子電氣架構。除此之外,在電驅(qū)系統(tǒng)、電池系統(tǒng)、無人駕駛等方面沒有任何亮點,極星所擁有的,大多數(shù)品牌都能做到。

作為豪華運動定位的電車,動力、續(xù)航、技術這三方面沒有給極星帶來任何加分。而在不出眾的事實里,還沒有大規(guī)模量產(chǎn)的極星,交付僅三個月時間,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問題卻一再出現(xiàn)。

早在2020年7月份,極星2新車在歐洲交付后,就有歐洲車主接連曝出極星2行駛中會“趴窩”。為此,極星汽車宣布在歐洲市場召回所有涉及已交付的2200輛新款極星2。同年10月到11月,極星又連發(fā)兩次召回。時間來到2021年,極星再次召回共計2031輛。

雖然從大的角度來說,頻繁召回是汽車市場一種成熟的表現(xiàn)。 但值得注意的是,極星連續(xù)多次召回的原因均涉及動力電池能量控制模塊這些核心零部件問題。

在極星客戶們的眼里,依托吉利與沃爾沃多年的造車經(jīng)驗,極星在細節(jié)的把控上本應該相當成熟,但現(xiàn)實卻截然相反,這讓消費者作何感想?

有意思的是,極星推出的第一款高性能電驅(qū)混合動力GT轎跑極星1,定價高達145萬元。這樣的定價注定無法走量,不過是為了品牌聲量制造噱頭的把戲。

到目前,極星2的售價范圍是25.78萬元至33.8萬元。價格上相比極星1雖然看起更加“親民”了,但在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,在二三十萬的價格區(qū)間里,無論是續(xù)航、動力、質(zhì)量等各個方面,比極星2值得選擇的產(chǎn)品有很多,尤其是極星所對標的特斯拉Model 3。

市場銷量也印證了這一點,2021年極星全年銷量為29,000輛。中國市場銷量實現(xiàn)了471%的同比增速。 按照2020年365輛的銷量計算,2021年極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大概只有2,084輛,這樣的成績連三梯隊都算不上。

沒有突出的優(yōu)勢,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也不敢恭維,但即便是這樣還要維持高昂的定價??梢哉f,極星一切“失誤”的根源在于對中國市場的不重視、不了解、不深入。

出海?先過中國這一關

2022年初,極星公布了公司未來幾年的發(fā)展規(guī)劃,其中的重點便是向海外擴張。

據(jù)悉,2022年上半年,極星將視野轉(zhuǎn)向歐洲市場,計劃向西班牙、葡萄牙和愛爾蘭進軍。同時,極星還將進入阿聯(lián)酋、科威特和以色列等中東市場。預計到2023年底,極星將把業(yè)務擴展到全球30多個國家。此外,到2022年底,極星全球零售網(wǎng)點數(shù)量預計將會突破150個。

從數(shù)據(jù)來看,2021年,中國占全球新能源乘用車占全球市場份額53%。 中國成為了全球新能源車競爭最激烈的市場,無疑也是各家車企最好的試金石,能在這樣充分競爭的市場上越活越好的企業(yè)就是經(jīng)過驗證的真金。

可惜的是,極星這個品牌從一開始就缺乏對于國內(nèi)消費者的重視,雖然在對外宣傳方面,極星一直展示出對中國市場的重視,但這不代表其對中國市場有足夠的誠意。

首當其沖的就是產(chǎn)品設計和品牌宣傳,兩方面都不難看出其身上的歐洲標簽太過明顯,并非專為中國市場打造。

其次在渠道建設方面,極星官網(wǎng)顯示其目前在全國的門店僅僅只有15家,其中有7家集中在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。門店布局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消費者的決策,能夠體現(xiàn)一家車企的售后服務能力。極星的門店布局困境,讓消費者根本無法對極星產(chǎn)生信任。

在這樣的情況下,極星賣得不好,也就不難理解了。

極星門店

供需關系決定價格波動。所以降價,也被認為是解決銷量問題的萬金油。但在極星身上,這招照樣沒用。

去年年末,有媒體爆料某二手交易平臺上發(fā)現(xiàn)不少極星2車型打折出售的信息,部分車型甚至以低于6折的價格進行出售。 然而即便是“骨折大甩賣”,極星一年的銷量甚至還比不過特斯拉一天的銷量。

有觀點認為,在智能汽車時代,不把研發(fā)中心設在中國的汽車品牌將很難取得成功。在中國市場難以做出“成績”的極星,出海又能占據(jù)多少市場份額呢?

或許是出于對現(xiàn)狀的不滿,急需資金來加速發(fā)展,又或許只是“單純”地想提升知名度,借新能源汽車的風口在資本市場分一杯羹。去年6月就有外媒傳出極星希望“借殼”上市的消息。

到2021年9月,極星正式官宣了擬與美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(SPAC)Gores Guggenheim進行合并上市的消息,該交易預計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。彼時,資本市場對極星的估值已達到了200億美元。

如今時間已經(jīng)來到6月下旬,按計劃極星將于6月24日正式登陸納斯達克,股票代碼“PSNY”。 然而面對慘淡的銷量及海外擴張所需的巨額投資,即便成功上市,又有多少二級市場的資本會為極星買單呢?

隨著國內(nèi)外傳統(tǒng)汽車廠商不斷地挺進新能源市場,當前的競爭是前所未有的激烈,在這樣的背景下,上市或許能解極星的“近渴”,但品牌力、產(chǎn)品力不是一天鑄就的,銷量和市場份額也不是短期就能提升起來的。

夾縫中生存,極星或許很難翻身了。

標簽: 中國市場 汽車市場 市場份額

相關閱讀
版權和免責申明

凡注有"三板富 |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"或電頭為"三板富 |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"的稿件,均為三板富 |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許可不得轉(zhuǎn)載或鏡像;授權轉(zhuǎn)載必須注明來源為"三板富 |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",并保留"三板富 |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"的電頭。

最新熱點

精彩推送

 

Copyright © 1999-2020 watercolorsinc.com All Rights Reserved 
三板富投資網(wǎng)  版權所有 滬ICP備2020036824號-16聯(lián)系郵箱:562 66 29@qq.com